一例由引種導致豬場爆發藍耳病的臨床病例
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,該病主要危害母豬繁殖系統和生長豬呼吸系統,可以導致豬體發生免疫抑制后與其他病原菌繼發感染。近年來,該病在我國呈地方流行,嚴重危害當前我國養豬業健康發展。筆者2018年1月走訪湖南某豬場,接診一例由于母豬引種導致豬場發生爆發藍耳病病例,通過近3個月的溝通,跟蹤指導。目前該豬場生產逐步穩定恢復生產。本人把這個臨床病例匯總分享給大家。
1豬場背景
湖南某豬場,300多頭繁殖母豬,自2017年12月份分別從當地及江西兩個豬場引進經產和初產母豬(這兩家豬場由于經營管理不善,瀕臨倒閉,價格較為便宜)。引種后未經隔離即混群飼養。2018年元旦后,該場母豬出現流產、死胎增多、母豬不發情、返情;仔豬26日齡斷奶,40日齡左右出現保育豬發病,主要表現為咳嗽、消瘦、眼屎增多、有淚斑、被毛粗亂采食量下降,最后發生死亡。保育成活率由以前97%下降到70%左右,出現大量致殘豬。
該場免疫程序:豬瘟普防3次/年,偽狂犬普免3次/年,腹瀉苗分娩前2次,乙腦普免2次;仔豬出生后滴鼻,42日齡肌肉注射偽狂犬活疫苗;30,60日齡免疫豬瘟活疫苗;藍耳活疫苗14日齡免疫1次。
2實驗室檢測
2018年1月份送檢至哈獸維科技術服務檢測室,發病保育豬藍耳病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核酸呈陽性,擴增藍耳病病毒的GP5基因并進行序列測定和分析,該場藍耳病病毒的GP5基因與HuN4-F112株同源性較高,細菌分離培養檢測副豬嗜血桿菌為陽性。
3現場觀察及解剖
產房部分新生哺乳仔豬腹股溝淋巴結有黑紫現象,保育期僵豬比例大,精神沉郁,被毛不順,聚堆,咳嗽,部分仔豬漿膜炎癥狀嚴重。解剖后肺臟肉樣病變明顯,心包和肺臟滲出物增加,眼觀疑似藍耳病和副豬嗜血桿菌感染(如圖)。
4 防控方案
4.1 免疫程序調整
母豬群:更換為哈獸維科高致病藍耳病弱毒活疫苗(HuN4-F112株),普免1次,間隔1個月加強免疫1次;藍耳病疫苗免疫2周后加強豬瘟活疫苗1次;同時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疫苗普免1次,間隔3周加強1次(劑量均為1頭份)。
仔豬群:14日齡分別免疫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疫苗(LG株)和高致病藍耳病活疫苗(HuN4-F112株)各1頭份;75~80日齡增加偽狂犬活疫苗免疫1次2頭份/頭,其他不變。
4.2 保健措施
母豬產前產后一周,添加阿莫西林+替米考星+黃芪多糖+優質多維;仔豬轉群當天注射頭孢噻呋鈉,轉群后氟苯尼考+多西環素+黃芪多糖拌料一周,停藥兩周再來一次。
4.3 加強飼養管理
嚴禁從外場購入種豬,淘汰奶水及子宮炎癥較大母豬,后備嚴格選育,配種前2次免疫藍耳苗。車輛、人員、物料等進場嚴格消毒等。
4.4 跟蹤技術交流
該場經過加強免疫和藥物保健措施執行后,生產成績陸續穩步提升,經過2個多月的調理后保育階段成活率達95%,育肥成率在98%左右。母豬配種妊娠率正常范圍,豬群整體健康狀況良好。
5 小結
這是一例由于引種引病導致本場發生藍耳病爆發病例,由于豬場貪圖種豬價格便宜,從兩家不同背景豬場引種,引種后未經嚴格隔離,監測、馴化而直接混群,打破了本場原來藍耳病的穩定狀態導致該場爆發藍耳病,同時導致豬瘟、偽狂犬疫苗免疫后效果不佳。藍耳病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是當前普遍存在的危害豬群免疫系統的兩大病原,檢出率較高,平時要加強疫苗免疫和血清學和病原監測。哈獸維科豬高致病藍耳病弱毒活疫苗(HuN4-F112株)針對當前我國流行變異類型毒株和類NADC30毒株均能提供較好臨床保護,安全性好!與本公司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疫苗聯合免疫后可有效緩解豬場圓環病毒2型和藍耳病毒病毒混感的危害,降低經濟損失。
(審核編輯: 豬豬俠)